BACK

也談幼兒的生命教育

徐蕙芳 老師

前些日子從新聞中看到台灣新近流行〝幼兒的補習教育〞,心裡有說不出的感慨,原本讓孩子從自行嘗試、持續探索便可觀賞到的學習展現,卻在望子成龍的父母期待下,讓孩子從小就接受填塞式的教導,換取瞬間的成效!會有如此的趨勢及現象,完全歸因父母只重視智能教育的發展。

一個智能發展優異的孩子的確能帶給父母莫大的成就感,且在獲取名利及社會地位上較佔優勢。只是,我不禁反問:智育真是幼兒教育的惟一或最重要的部分嗎?

中學時代曾有一名即將畢業的台大醫學院學生選擇自盡,造成聳動當時的社會新聞,記得我的導師憤慨萬千,因為這年輕人浪費了國家、社會的資源,辜負父母及師長的栽培,僅為一時的挫折而輕忽生命的價值並本身的職責。去年,也有一個十四歲的天才結束自己的生命,他臨終遺言說道「這世界對我而言太小了!」今天在台灣,自殺已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新聞,但對每一個父母而言,這絕對不是懷胎十月、茹苦含辛的期望結果。此外,在諸多競爭及壓力的現今,兩岸三地也頻頻傳出青壯年菁英因過勞而斃命的例子,像家母一位朋友的兒子,在某晚下班後的飯桌上撐著頭小憩,就再也沒醒過來,他雖有傲人的高學歷、高薪資並父母放心的人品,卻因短暫的生命來不及回饋雙親和社會….當我們對孩子還有影響力的此刻,您曾否考慮教導孩子認識、尊重並保守自己的生命?

蒙特梭利博士因尊重生命的意義,而委身於幼兒教育;因看重生命的價值,而受當權者排斥被迫放逐天涯、終究客死異鄉。當我研讀她的著作,更多認識到她的教學晢理,便更深感受到她將生命教育潛放在各式教學活動中:在日常生活教育中,我們鼓勵孩子學習各種大肌肉運動及小肌肉精細動作的協調,其背後真正的目標乃希望他能照顧自己、進而照顧別人,然後再照顧環境──在生命的關係中自立而立人,這是社會生活的基礎。但正如她所說「我們要求孩子實踐的社會生活行為固然有優點,卻壓抑孩子許多生命初期本來擁有的生長力。在教育上為了緩和這層轉變,我們有必要將大部分的教育工作回歸自然…鼓舞孩子的最佳媒介是讓他融合於自然之中。」【※】 所以她提出的教學裡含有成人常忽略的植物與動物自然教學,更甚乃至地質學與天文學,讓幼兒從自己的感官中具體感受到生命間的關聯性並自己個體與整個天地宇宙(大自然)脈脈相連的依附,進而認識生命、尊重生命。「在生理生活方面,必須讓孩子顯現生氣勃勃的自然活力,同時讓他的心靈能接觸到其他生物,這樣才能讓他從活生生的自然中獲得的教育儲存在他的心靈寶庫中。要達到這項目的,我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從事農事勞動,教他栽種植物、飼養動物,由此體會自然的沉潛智慧。」【※】正如蒙特梭利觀察到的,孩子天生便喜愛生命的跡象,所以她提出下述要點:

第一  教導孩子觀察生命的現象:藉由觀察和照顧動、植物的興趣和行動的滋長,照顧生物的熱心也在成長,進而體會父母及教師的關愛並產生感激的情懷。

第二  由自發性教育的推動,為孩子建立遠見:孩子的收穫存在於他和自然之中。經由對生物專注的澆灌和照顧,協助孩子感覺生活的使命和責任。

第三  啟發孩子耐心的美德以及懷著信心的期待,這是一種信仰和生活哲學的表徵。

第四  透過種植或照顧〝生命〞,激發孩子對大自然的情感,並藉著奧祕的天地萬物維繫下去──因為萬物以無限的寬大回報那些用勞力去使其他生命延續發展的人。

第五  經由自然認識生命,孩子會遵循人類發展的自然方式而發展,使個人的進化與人性和諧共進。

蒙特梭利本人經觀察、認識大自然的奧祕,領悟出人類發展的自然法則,以“兒童生命”的發現為其出發點,提出科學教育的觀點,她說:「教育的目的在幫助生命的正常發展,教育就是助長生命正常發展的一切作為。」她認為大自然有“法則”,生命必須遵循自然的法則發展才是正常的發展。【◎】然而科技文明的發達,讓人忘卻並忽略“自然”帶給人們的智慧成長,都市化的空間更剝奪人們從自然中領受生命奧妙的機會;早在一世紀以前,蒙特梭利就已開始憂心逐步都市化的環境會帶給人們的損失與傷害。

此外,市場的趨勢──即父母的需求常導引教學的走向,暫且不論台灣的蒙特梭利學校,當我為孩子走訪挑選學校時,就發覺美國的蒙氏學校已多起變化:我所住的市區,有一所印度人經營的蒙氏學校,以著重及嚴格教導語文(英語閱讀)和數學著稱,鄰家小女孩雖已讀小學四年級,至今提起她在這所學校的老師仍因懼色變;鄰市一所悠久盛名的蒙氏名校,在變更負責人後,就因加強閱讀及語文能力展現而要求孩子每天有家庭作業,甚至強迫要求三歲幼兒書寫練字;另外兩間老韓設立的蒙氏學校雖擺放了教具,卻遠離蒙氏教學的實質,其中一校的感官教具(帶插座圓柱體)居然是空心塑膠製品,完全不具教學功能…雖然這些學校或偏或離蒙特梭利的教學理念,但卻都是額滿受家長歡迎認可的。

作為學校的經營者,他必須在理想和現實生活中取其平衡;但作為家長的我們,若能對教育認知多下一點功夫,不趨逐表象的展現,會幫助有理念的教育工作者落實並延續優質的教學。

生命的體認不僅靠課堂教學,更是靠父母的引導。也許您跟我一樣,自幼就在都會區成長,沒有養殖動植物的任何經驗,根本不知道如何教導孩子認識自然或從自然體會生命,但帶領幼兒最奇妙的就是:給他接觸的機會、帶他進入自然樸真的環境【§】,孩子本身就會有其個別的體會和領受,若能聽他思考的疑惑、陪他找尋他想獲知的資訊,和孩子一塊玩、一起學習、一同成長,就已是生命教育的里程。

 

【※】蒙台梭利教學法  崇文書局出版  詹道玉譯

【◎】了解您的小孩  蒙特梭利研究基金會出版  邱淑雅譯

【§】台灣已有許多自然工作者組合的推廣教育單位:包括動物園、植物園、天文館、海洋生物館、博物館、各地野鳥協會、蝴蝶協會、主婦聯盟、荒野保護協會等等均有舉辦適合親子參與的教學活動

(曾載於蒙特梭利雙月刊第6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