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職場老鳥新手媽──為兒擇校記

徐蕙芳 老師

  當自己才踏入幼教領域的開始,除了面對孩子的教學工作,最不希望碰到的就是刁難的上司、個性不和的同事、以及棘手的家長;當了主管之後,要向老闆交待營運業績、維護老師們的教學品質及相處的和諧外,另一壓力來源,也是來自『傲客』的家長。等到升格為媽媽後,在瞭解老師角色與立場的前提下,我期許自己是個不找麻煩、避免老師們反感的「好家長」。只是當孩子發生問題時,如何能清楚表達又適切拿捏,似乎也比想像中困難!

 

  當兒子年近過兩歲半,全職媽媽的我感覺到這個活在成人嬌寵的孩子極需發展與同儕相處的能力。但因身處異鄉,向來又安居於室,出了家門除了常去的固定點外,根本分不清東西南北,簡直不知從何著手擇校?於是接受一位好友的建議,到她兩個女兒就讀的教會托兒所(Preschool)去瞧瞧。這個學校寬敞明朗,校舍清潔又附設餐點,是朋友大力推荐的上選,特別是她的老大在別校有過失敗的求學經驗,讓我更不疑她繼續讓老二就讀的可靠性。加上兒子才踏進大門,就被校園吸引而不肯離去,於是我毫不遲疑為他登記入學。爾後帶他參觀數次,每次都欲罷不能、不肯同我回家,我想他真的喜歡這學校。

 

    終於到了開學的第一天,朝夕與我相處的他自然是嚎啕難捨,基於自己的幼教經驗,我仍舊壓下感傷、毅然離開。隔了兩個鐘頭,我趕過去接已聲嘶力竭的他,雖然心疼,卻也覺這是適應新環境的必經過程。只是連著數天都是如此,老師略帶不耐告訴我,他每天的哭泣都持續無間(constantly)。其實我也觀察到,這十名三歲以下的幼兒新生班,其中又有數位仍未完成如廁訓練,居然只讓一位老師負責而無其他助教或幫手,於是陷入兩難──堅持這每天僅三鐘頭的課程以幫助兒子克服分離焦慮,但在已嗅出不尋常的徵兆下,是否給他過重的壓力?抑或立即停止上課,但這將意味下回適應新環境的困難加倍,而哭泣將成為未來逃避困難及左右我的威脅武器。詢問好友校方近況得知:除了更換新所長,所有老師均未異動,幼兒班過往均有助手幫忙,或許是我未碰到,於是決定讓孩子熬過這必要的階段。孩子知道我的堅持,雖未抵抗,卻開始出現異常的強迫行為:清早起床,就目光無神地告訴我他要上學,但向來胃口良好的他卻食不下嚥,催促我要趕快送他去,只是車才轉到十字路口,他便開始嗚咽,一進入校園停車場,立即轉換從未有過的歇斯底里、無法自己…。和辦公室商量後,他們認為兒子仍未預備好(not ready)於是為他辦了退學。

 

  有了失敗的第一次,我不敢再大意。除了徵詢不同朋友或鄰居的口碑,勢必親訪細察各個放在考慮行列的學校。在休息半年後,我選擇了自己熟悉的蒙氏教學環境。這位居鄰市的蒙氏學校成立已逾卅年,設有嬰兒至小學的課程,在當地頗富盛名,而且每間教室均附設獨立的觀察室,供家長在上課的任何時段直接觀看自己孩子的學習動態──口碑,加上無懈可擊的硬體,吸引我辦理登記試讀。

 

    兒子仍是從哭泣開始適應,但很快就發現,這班兩歲半到四歲混齡的學生即使是舊生也常有哭泣或到門外罰站的情況,原來每個孩子都有規定的紙上作業(paper work)必須完成,有幾個年幼的孩子因握筆不穩無法在時間內完成或因感困難拒寫而受罰。乖乖,這可和我領受的蒙氏教學大相逕庭!主教老師說:「孩子是需要“訓練”的,過程雖有挫折,但達到目標自然就會有成就感。」忍不住反問蒙特梭利提出的學習『敏感期』,那知她滿臉不悅,此後就另相對待,從職業的敏感性我明白自己的冒犯可能會影響到仍啼哭難適的兒子未來與這位老師的相處,於是在他試讀期滿因病發燒,咱們就暫停上學的計畫。半年後,從其他家長口中獲知:當時此校才更換僱主,教學策略大為變更,而舊有師資亦大量流失,兒子的老師恰為新老闆之媳婦,是校長也不敢過問的對象。

 

  兩次的失誤,讓兒子視上學為畏途,更讓我倍增壓力。為了協助他克服恐懼,刻意邀了一位朋友年齡相仿的孩子到家中,由我在家實施“蒙氏教學”,藉由彼此熟絡,日後相偕上學有伴。〝同伴〞的確讓兩個幼兒上學壯了膽,兩個月後,他們一起進入一所教會學校,偌大的園地、和藹的老師、純美式的自由探索(除了一些美勞手工及固定的故事時間,老師幾乎均放牛吃草),最讓我們放心的是那裡沒有人事異動的不安定,年資最淺的老師也待有七年之久,而生性敏感的兒子果真逐漸跨越先前的陰霾。本以為可以讓適應力較弱的兒子在這裡念完學前教育,然而不料的是,上了近半年的暑假,兒子突然又有狀況發生…。

 

清晨醒來賴床、放慢早餐進食速度、拖延固定如廁時間,並找尋各種藉口想留在家中,頭痛的是進入校園後的〝十八相送〞,除了讓同學揶揄取笑,持續多日的哭鬧更讓老師們對這名舊生產生不耐的反感。不知是暑期老師輪休併班的後遺症、和背景良莠不齊的同學發生衝突、或是課堂內容無法吸引他…反正是出於排斥,任何與學校相關的活動都呈負面反應,與老師溝通也找不出關鍵的主因,我再次陷於躊躇:由於進此校前我已找到一所蠻喜歡且與自己學習的是相同體系的蒙氏學校,但當時須排候九個月才有開放的名額,就距離和時間都讓非相約為伴之朋友難以接受,或許趁勢就轉念此校;只是,倘如兩位同為家長的好友所言屈折於孩子反應而轉校,那往後將有轉不完的再續,且會形成他遇挫折就逃避的軟弱意志…。唉─難!

 

暑假過後,帶著忐忑的遲疑,我們轉入那所排候九個多月的蒙氏學校,從入學之初到他離校的那一天,孩子沒再哭泣過,每天都開心地等待上學。其實,除了是選對了適合他的學習環境,陪他走的過程是不可輕忽的。兒子哭鬧又說不清的那段日子,雖然內心掙扎不捨,我仍舊藉著反覆的溝通及鼓勵幫他面對學校帶給他的各種衝擊,直到他走過低谷、面對現實不再排斥後,我們才商議轉學。我帶他參觀兩間自己已過濾的選項,讓他經比較而後抉擇,並為自己的決定學習負責任,果真,他贏得自己的判斷及選擇。

 

每個父母都知道啟蒙的重要,都期待自己的孩子不會輸在起跑點上。然而,當您在為孩子的第一個學習環境作抉擇時,除了將“輸人不輸陣”的時下流行教學列為優先考量外,是否曾想過孩子的個性適合什麼樣的學習環境?是否給予他參與選擇的機會?是否想過別人的口碑,不一定確切自己的期待?而您看重的是階段性的學習成就、還是潛在的學習動力和熱忱 ?

 

為兒擇校我這新手媽雖走得波折又辛苦,但回首反顧,值得!

 

(曾載於蒙特梭利雙月刊第6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