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切孩子的情緒發展

徐蕙芳老師

    「都沒有人愛我!」快滿六歲的女兒在我提醒她需要修正的小失誤時,原本開心的她氣極敗壞地調頭跑回房間大哭,看著她嬌小的背影,除了詫異這突如其來的反應,更有種莫名的陌生─她真是那個鮮少哭鬧、向來講理的孩子嗎?若非自己親手一路照顧,實在難以相信這孩子瞬間變化的情緒反應。

 

其實剛初生的新生兒就與生俱有『愛』、『怒』、『怕』三種情緒,隨著年齡成長、接觸環境的擴增,經由觀察、模仿及個自的分化會發展出複雜、多元的複合情緒。大多數父母都關心孩子身體的發育、智能的發展,但是孩子的情緒發展卻往往被疏忽、漠視,直到孩子進入青春期、甚或成年後,才驚覺孩子的脾氣如此暴躁、或是有反常的憂鬱傾向。

 

基本而言,情緒是不分「好」與「壞」,因為每一種情緒都帶有不同的能力和功用,一般人認為的負面情緒如憤怒、悲傷、緊張、憂慮等,皆含有各自的益處;而大家認定的積極情緒如快樂、悲憫、同情、幽默等,也潛伏了破壞性的胚芽。所以在孩子的情緒發展上,我們不要輕率界定各種情緒的價值,乃是幫助他們瞭解自己現況的心緒、起因、以及正向的抒發方法和掌握,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適當地管理情緒能幫助我們享受多彩又有趣的人生。

 

從青少年時期,我就發現自己是個情緒化的人,老實說,善感又多變的情緒困擾了我多年,父母親那一代除了以強制壓抑或刻意忽視的方式面對孩子們的情緒變化,似乎也不知當從何協助。直到成年後,藉著閱讀相關書籍、參加研習進修,才領悟明白各種情緒都有其獨特的意義和能量,譬如說:『憤怒』是一般人界定的負面情緒,但當我看到寡母受到鄰居們圍攻欺壓、以及隔壁那個不好惹的黑人鄰舍屢次讓狗狗在我前院草坪拉臭臭時,『憤怒』蘊涵的強大能量終於克服了我內在的『恐懼』和『無助感』,勇敢地挺身爭取到公理和尊重!情緒沒有好與壞的區別,每一種情緒的產生都有其潛在的因素,我們不需要否定和逃避,妥善地抒發和智慧地管理運用,除了可以維護身心的健康,有時還能突破思想的侷限、締造雙贏的契機。這些年來我一直在學習分辨自己反應出的情緒種類、起因為何,努力讓這些情緒不誤事並盡可能讓情緒有合宜的抒通管道──雖然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地掌握和管理,但持續地練習真的能降低失敗的機率,且更能發現自己的潛能,那也是種有趣的成長經驗。

 

孩子們從環境的耳濡目染以及因成長而有的生理改變,都會導致他們無法自覺和自制的情緒反應,身為師長和父母的我們若能提早關心這部分,可裨益他們奠穩成長和學習的根基,因為孩子由情緒衍生出的情感發展會影響他們的個性形成,對未來的道德感、理智感、甚至美感都有重要的發展意義。而這部分是須作雙向的努力,除了針對孩子外,我們自我的成長和提昇往往比直接教導孩子更具影響力。

 

情緒的抒發和管理是要有智慧的,「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這句話就點出其中奧妙,人難免遇到會生氣的事,『生氣』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毋需否認,但避免在生氣的當頭衝動,則可避免許多麻煩和遺憾,並且別讓這情緒持續過久,以免傷身又傷神,趁著理智還撐得住時,趕緊去跑跑步、哭一哭、找好友訴訴苦來抒發,等心緒恢復平穩之後,再行察驗起因、轉圜對策。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驚奇的是:一旦把當時激動的那種情緒緩和後,問題並非想像中難解,這大概就是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吧!

 

    前述所提,當女兒在房間哭了三分鐘後(情緒不適合放縱過久),我進去遞給她紙巾擦眼淚,再問詢她為何會哭,她聳聳肩說不知道,「是不是剛放學回來,覺得有一點累?」她點頭笑了起來,於是雨過天晴,也接受先前我給予的糾正─作家長的我們要敏銳察覺孩子的情緒變化,然而在無危險狀況發生的前提下,我認為不需要太快作任何回應,允許孩子適切宣洩情緒後,再和他們討論、探索情緒發生的原由,及建議可行的表達方式。以往我在園所遇見發生磨擦、爭執的孩子,特別是情緒失控的孩子,我會先告訴他:「慢慢哭」、接著再「哭小聲一點」,等到他哭聲音調稍微下降時,就請他自行拿衛生紙擦拭眼淚鼻水,繼而問詢發生了什麼事,讓孩子們自行溝通,最後引導雙方相互道歉,一旦情緒抒發過後,不僅問題容易解決,也不會有積怨和委屈存在的發生。但是,如果我們未能給予孩子抒發心緒的機會,以成人自我的角度強行快速為孩子下判決,不僅容易傷害孩子的情感,也容易失去孩子對我們的信任。

 

作為父母,不僅是因責任或義務教養孩子,與孩子一齊成長更是人生旅程的另一種體會,當我們期許孩子能夠適應環境有彈性、面對生活能調適良好,亦即時下流行所說的『EQ高手』,請先關切孩子的情緒發展,但也別忘了和孩子一起並肩努力練習管理情緒,以我們茍日新、日日新的持續學習態度,樹立他們面對人生的榜樣。

 

(曾載於蒙特梭利雙月刊第9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