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新世代的「和平使者」

徐蕙芳老師

    不久前,美國主流媒體報導了一位貌美的少女因不堪學校惡霸欺凌,雖曾報備校方仍未得保護,在求助無門的痛苦下選擇了自殺,消息傳來再次引起家長們對學校惡霸勢力的關切。媒體指責校方未能盡職保護受欺學生,但是從事教育第一線工作的老師心裡都有譜,現今法律規限教師權限,加上暴力陰影充斥、影響社會各層面,學校當局很多時候都是有心無力。如果您看到報章的統計數字,可能會更吃驚:「每四名學生中,便有一人有被霸凌的經驗;有77%的學生曾遭到精神、言語和肢體上的校園霸凌,遭遇電子霸凌的學生比率與此相當;每五名學生中就有一人承認自己曾是霸凌者或有過霸凌行為;學校活動場地每七分鐘便有一學童被人霸凌,僅4%有成人介入干涉,同學介入干涉比率為11%,無人理會比率為85%86%的校園槍擊事件與霸凌復仇相關」或許因自己曾為教育工作者,也或許因為兒子曾在私立托兒所及公立幼稚園階段都碰到類似霸凌狀況,除了關心相關資訊,我也一直思索如何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

 

    當今蒙特梭利教育甚為風行,許多人以為那不過是提昇幼兒智能的教學法,甚至連許多執教的老師也僅朝此方向引導孩子,然而這位教育先哲終生致力推行的目標乃是人類的和平,她認為要避免戰爭帶予人類的傷害,惟有透過教育來推動並維持和平,而「孩子」就是最重要的樞紐,特別是幼兒──從嬰幼兒階段開始的道德重整才能翻轉時代朝向和平前行,為此理念蒙特梭利博士遭到其祖國義大利墨索里尼政府的驅逐,德國納粹警察亦下令禁止當時已在歐洲盛行的蒙氏教學,而她不懈的努力也讓她在異鄉放逐的歲月中三度提名諾貝爾和平獎。我個人不但深信蒙氏的教育理念,也從實際的教學經驗中體會到從愈低年齡層的孩子開始深耕努力,愈能推展和平理想的落實。

 

在栽培『和平使者』的開始,請先帶領孩子學習接納和自己不一樣的同儕。每個人都來自不同背景的成長環境,加上獨有的個人特質,「不一樣」是理所當然的,我們要避開在「不一樣」上的批評和評價,這部分也是身為教師或家長必須先自我拓展的關鍵。記得當我還是個中學生時,曾在幫一位肢障的教會朋友推輪椅同行時,家母瞧見便大發雷霆,讓當時的我甚感驚恐,也帶給朋友傷害,爾後我問詢家母才知她看到和我們不一樣的這位朋友會害怕,並無鄙視的惡意。身為師長或父母的我們若能從小帶領孩子認識及接納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可以拓展孩子在人際互動上的胸襟。其實,顏面受傷或肢體殘障的同儕倒不是最難教導孩子接納的,心智障礙的孩子才是較難引導的部分,因為很多成人都不見得瞭解和體諒有這樣困難的孩子及其家長的辛酸。

 

過往我仍執教時,為了讓園所接待有身心障礙的孩子進入「回歸主流」的教學行列,就面對了極大的壓力,那時有個自閉兼過動症的孩子讓所有老師們大喊吃不消、甚至集體抗議,因為接待這樣的孩子增添老師諸多的工作量,後來我採取老師輪值個別輔導、讀書會的書籍探討、及整體老師觀察記錄的核較並加上當事家長和我多方面的鼓勵,老師們總算感受到她們的辛苦有成,以及那位孩子終於在學期近尾聲時能融入團體及遵守紀律,帶給全體老師安慰及振奮。然而,當園所接待另一個動作大的過動兒,連我也進入容忍和和耐力的考驗裡,開始時一個三歲半的醫生女兒被碰歪了脖子,接著另一個五歲甜姐兒從溜滑梯被推下摔到頭部而緊急送醫,每天都有小朋友和他推撞磨擦,時時都聽得到老師叫名斥責或制止,小朋友也常到辦公室向我哭訴告狀,家長們更是抱怨自己的孩子跟他學到了壞行為,甚至要求我讓此孩子退學或他們寶貝轉學間抉擇,在招生壓力和教學理念的兩難中,我曾陷入痛苦的掙扎,但從種種觀察中又確信這高智商的過動兒確實沒有攻擊同學的動機和意念,加上常看到他母親憂鬱地緊鎖眉頭,每回在接送孩子時從巷頭到巷尾行經的路上總聽到小朋友告訴她兒子的「諸多罪狀」,並且知悉這個孩子乃因在他校受排擠而轉到我們學校,我不得不忖度:倘若這裡不能接待他,是否會再增加他被拒絕的傷害?所以每每想要放棄,卻又重新轉向孔老夫子「有教無類」的主張。堅持一年多,雖也流失少部分的學生,但多數的家長在逐一溝通後都能容許學校的決定,試著接納這個過動兒。在大家齊心的努力下,小朋友們因而從其中學習到和自己不一樣的人相處,當事者在被接納的環境裡也有明顯的進步,老師們更藉以提昇自己的教學涵養及技巧,過程雖然多了些曲折,但堅持的努力總算帶來雙贏的收穫,畢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沒有捷徑的。

 

在學前的幼兒階段,人格尚未定型,我主張讓孩子練習接納各式背景的同儕,因為接納有助拓展胸襟、協助正向的友愛交流,今天監獄中多數的暴力罪犯,從小就活在被拒絕及受排擠的傷害中,沒機會領受『愛』,而形成暴戾的人格,終究成為攻擊、傷害他人的社會負擔,就像前述的校園霸凌報導所提「86%的校園槍擊事件與霸凌復仇相關」。但要注意的是,我們除了教導孩子接納不一樣的同學,也別忘了教導他們學習如何和不同的人相處,就像耶穌差派他的門徒時曾警戒道:他們如同羊進入狼群,所以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同樣地,我們也應花些心思教導孩子和他人的相處之道。從上面的例子來說,我告訴孩子們那個過動兒不是壞孩子,他只是動作較大,在他旁邊的人要靈活閃躲突如其來的大動作,個子小或反應不過來的人就稍稍保持些距離,如此就可避免受到不必要的碰撞而受傷,也一次次教導過動的孩子行動前先出聲,不小心碰撞了人如何表達歉意,藉以增進同學間的良性互動。有時候,報章雜誌的新聞也是很好的教材,和孩子一起沙盤推演、討論應變辦法,可為孩子儲存自我保護的能量,也是隨機的安全教育;另外真人實事的傳記故事,更是具影響力的教材,譬如韓信在少年時也曾受『胯下之辱』,卻無礙他日後成為百戰勇將;某些狀況是需要提醒孩子的,猶如箴言提及「好生氣的人,不可與他結交;暴怒的人,不可與他來往」,孩子們需要有『趨吉避凶』的自我保護能力,在與人或進或退的相處之道,我們若能花點心思教導,可減少自行摸索的痛苦。對了,教導孩子禮貌,也是減少人際磨擦的重要潤滑劑,許多人與人間發生的衝突和誤解,只要稍加注意禮貌便可閃過避開。

 

最後想跟您分享的是,『瑞士』這個歐洲聞名的中立國,人們的印象是其精密工業和金融商業的興盛,但多數人都不知曉的是,昔日希特勒攻戰歐洲,他之所以繞過瑞士未加襲擊,並非尊重其「中立」的立場,乃是因為這個謹守和平的國家全民偕兵且隨時備戰,希特勒經過評估,覺得攻佔的代價過大而放棄。今天我們若要消弭校園霸凌惡習,就要從孩子童年開始培植新世代的和平使者,維護和平除了有量、有愛,更要有勇、有謀─有度量接待不一樣的人,有愛心協助需要幫忙的人,有勇氣將落單受欺者拉進可庇護的團隊中,更要有智慧在進退動靜間拿捏得宜。「恨能挑啟爭端,愛能遮掩一切過錯。」但願我們這些為人師及父母者,在這彌漫暴戾風氣的社會裡,竭力撒下和平的種子。

 

(曾載於蒙特梭利雙月刊第8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