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家 中 的 明 鏡

徐蕙芳 老師

  這個暑假,乍然發現向來溫和、講理的兒子突然變得暴躁、易怒,動不動就橫眉豎目、咆哮大吼,不僅欺負幼小的妹妹,對爸爸媽媽無禮,連出門在外也經常情緒失控、當街哭鬧,而且發飆的程度和頻率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過往的工作訓練,讓我忍不住開始分析兒子反常的緣由:是延遲的幼兒狂飆期?這通常發生在幼兒二歲半到三歲半之間,其叛逆之狀況頗能端倪青春期的狂飆現象,而兒子恰巧在此年齡階段並無特別強烈的反應過程。是兒童發展學中提及周期性的情緒不穩定表現嗎?並且書上說六歲的孩子是鍾情而反抗的年齡,常有個性兩極化的外顯狀況。是因為無形的壓力嗎?因為結束幼稚園生涯,學校安排諸多慶祝活動,校內、外及家裡面都不斷提醒他即將面對和朋友的分離還有面對小學將承擔的責任。或者,是因為環境的瞬間改變所導致?由於學期結束的第二天我便帶他搭機返台探親,從安靜的小家庭進入親戚眾多的外婆家、從清爽舒適的氣候驟間變為濕悶暑熱的夏季盆地、從規律安寧的獨立居家生活轉換為媒體發達、聲響熱鬧的公寓型態在稍能習慣的當頭,又匆匆返美回家參與改善過敏體質的各式體能訓練。 

上述的種種分析,都可能是影響兒子情緒的原因,剛開始作為媽媽的我盡可能不動怒,只是一味安撫他,但在體恤之餘,總不能任憑他繼續無節制的狂飆,特別是他在公共場所對我的咆哮怒罵,以及妹妹有樣學樣的仿傚。更何況,沒有自制的發脾氣會有如上癮般生養惡習。『生氣,卻不要犯罪』道出了人難免有情緒,但卻不可為情緒所掌控而做出不可收拾的危險行為,我心裡嘀咕著:一定要幫他學習避免日後的遺憾。 

就像一般家長一樣,我試著用許多方法來“糾正”兒子:在美國最常處罰的方式就是『Time Out』──罰站,老實說,效果並不佳,因為兒子會看著時鐘,拼命問「還要再站幾分鐘?」過後,卻又忘得一乾二淨。獎勵的方式略有果效,但持續並不久,難怪蒙特梭利博士並不主張用獎懲的方式教導孩子的品格。多次和兒子溝通,問他為何要大聲嚷叫或哭鬧不止?「因為我很生氣!」「我剛起床,fuzzy一下嘛。」「因為我不喜歡妹妹碰我的東西。」「我不要爸爸這樣說我!」「我不喜歡妳看我練功夫」兒子有各種理由解釋自己為何發脾氣,但當他說:「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的心可就涼了半截,因為他已習慣用這種模式表達或抒發情緒,而且每況愈下──即使沒有任何原因。 

碰到孩子歇斯底里時,最好的辦法就是立即隔離現場,如果在家,我會把他帶進房間並關上房門,陪他直到情緒平緩,再提問進行溝通;如果在公共場所,就儘量帶入洗手間或任何遠離現場的區隔空間。目前為止,這是我覺得協助類似情況最有效的辦法,情緒失控的孩子一旦轉換環境,就比較容易聽得見我對他說的話,也較能安定心緒。 

經過多次的溝通及疏導,兒子情緒失控的狀況確有改變,也意識到自己發脾氣的不妥,只是在情緒當頭時,舊態依然復發。我不禁默想反思兒子處理情緒模式的形成要素及背後潛藏的原因。 

影響孩子品格的發展,絕對離不開他所接觸的環境和成人。在台灣外婆家無法避免的是從電視上看到一些商業性質的兒童節目、情愛和情緒主導的連續劇及某些處理不當的新聞報導,但這畢竟只是短暫的過渡期,重回家裡就不再具任何影響力。所以,“人”、特別是兒子最常接觸的人,才真正是影響的關鍵,當我默想回顧兒子發飆的模樣,猛然驚覺那裡面有我自己及外子的影子! 

過往由於兒子體弱多病,在生活的步調上並未給予特別的要求,進入正式學制的這一年,我和兒子同樣面臨時間的壓力,鬆散慣的他仍舊喜歡賴床及拖磨,不管多早預備,總是在遲到的臨界邊緣才跑進學校。每個清晨當我滿頭大汗把準備事項及妹妹都打理好,瞥見在餐桌旁發呆的兒子,就忍不住發火,然後分貝便逐漸拉高;向來溫和的外子,或許因為這半年來工作壓力的增加,下班後的臉色及語氣亦不若以往,碰到做了一天家務的我也是倦容滿面,稍有溝通不良或管教理念不合時,難免口角──兩人世界的抬槓滿有生活情趣,但如今在孩子面前,那高來高去的唇槍舌劍,可就帶來無法臆測的負面代價。走筆至此,雖言家醜,然我想,這也是許多小家庭實質的生活寫照吧。 

其實,“家”本就是人們休憩和放鬆的場所,換句話說,家也是最難掩飾真象及壓抑情緒的地方。以前單身時,下班後疲累或心情不佳,只要將房門關上,家人就能〝共體時艱〞;婚後,偶而先自行休息,也能避開情緒失控;但當孩子加入時,卻是另一種領域的學習,孩子好像一面明亮的鏡子,隨時反映出我們真實的影像,我們雖無法逃脫或甩開,但若真心面對,卻能激發出許多你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潛力。所以蒙特梭利博士晚年別人為她的成就歌功頌德之際,她卻謙虛道:孩子才是她一生學習的導師。 

現在,我和孩子一起學習管理自己的情緒,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體能下表達感受但克制脾氣,而孩子就是反應我努力程度的明鏡,如同一句箴言所說『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治服己心的,強如取城』這的確是極大的挑戰,但活到老學到老,不就是我們終生努力的方針嗎?

(曾載於蒙特梭利雙月刊第7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