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學 習 管 教

徐蕙芳 老師

    在這次震驚世界的四川大地震背後有一段「遼寧女」的小插曲,不知您曾否聽聞?有一個驕縱蠻橫的年輕女孩,由於大夥忙於救災,她無法像往常般上網玩電玩,竟因此失控情緒,而在網路上留下一段辱罵受難災民的畫面持續約五分鐘之久,因著態度彪悍、言辭不堪,進而引起全國的公憤,其本身雖談不上犯法,那兒的公安卻也不得不將已被網上公開私人資料的她逮捕以恐遭受外界報復。當她在外地工作的雙親獲知時,母親幾乎昏厥,父親公開跪地求饒、承認管教無方,期許大家能平息眾怒──新聞的註腳認為,這是『一胎化政策』引起的後遺症。 

    台灣從未實施強硬的一胎化政策,但早在近二十年前我就發現台北市已有許多家庭自行選擇一胎策略,從實際的接觸中,不難觀察出:並非獨生子女就一定個性驕恣、蠻橫無禮;家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孩子也屢見溺寵放縱的例證。所以我認為真正的關鍵是父母有否花心思管教自己的孩子。 

    提到管教,別以為就是「棒下出孝子」和「不打不成器」,由於時代的改變及環境的變遷,沒有智慧的打罵管教方式,往往帶來不幸的後果。曾有個朋友的長兄,因父親嚴格又無理的責打,終究被逼翹家而加入幫派。孩子就算因懼怕父母的棒棍暫時臣服,並不代表學會恆常的紀律及發自心底的服氣,有朝一日當他在體型和力氣都茁壯時,壓抑的心緒一旦爆發,後果難以設想。況且今日已實施的兒童福利法亦不允許成人任意打罵孩子,我在加州認識的一對夫婦因管教失當,他們正值青春期的大兒子一通報案電話,當場把父親抓走關入牢獄數月,最後賣了房子又上了親職教養課程,全家才又再團聚,但心生怨懟的大兒子在法律保護下選擇寄宿中心,拒絕重返家門──這是我們為人父母者必須小心之處。 

『管教』真是不簡單的學問,猶如婚姻經營、人際相處等課題,對我們息息相關卻又在十餘年的教育體系裡無法從課堂學到的實際需要。通常我們只能從自己的成長背景(原生家庭)中模仿,一般人也總抱著船到橋頭自然直的心態,不遇見困難是不會花時間探索研究的;一旦狀況發生,又急切的想從專家口中獲得迅速的解決辦法。可是,凡與『人』相關的問題,並不是套上理論公式或相似經驗的處理就能得到即刻的果效,但換個角度來說,這些諸多的個別差異和變化也是學習過程中最為有趣和吸引人的部分。 

    過往我仍在職場工作時,常有機會受邀作親職講座,父母親一般最喜歡的大概就是針對管教部分提出的問題回覆。儘管有心理學和教育學為理論依據,並從觀察中參考多方實例,等我自己身為人母後,才更深體驗到真正要運用,仍須依個別差異斟酌考量。比方說,大多數的祖父母儘管過往嚴格管教子女,一旦升格為祖父母總是疼愛寵幸孫兒輩,甚至干涉破壞了父母平日的管教原則,所以專家們針對此問題所作的回覆,我們應用時得考慮公婆的個性、行事風格,兩代溝通模式及夫妻雙方的價值觀及意見能否合一等諸多差異進一步思索才能拿捏合宜。此外,角色的變異也勢必放入考慮範圍,通常我們針對他人的狀況總是較易站在客觀和理性的立場,就好比以前我從事幼教工作時,自覺略有專業涵養,大部分時候均能掌控自己的心緒,然而為人母後,ㄧ天二十四小時全年無休的看護孩子,再遇上孩子連續交替生病時,我才驚覺自己的修養之差,更別說自己還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幼教工作者!所以,換句話說,『管教』是個長程學習的功課,能夠輕鬆上手的人少之又少,愈是提早看重、在孩子年幼時就下功夫的父母,愈能節省後期花費的精力。 

通常父母最關心的,大概就是管教的方法或秘訣,不過老實說,由於環境的落差、情境的改變以及時機的迥異,通常沒有一定的運用模式。但個人認為若能掌握到『管教』的兩大要素,就把握到重點了,此兩要素即是『愛』和『榜樣』。所謂的『愛』,並不是將父母的期望加給孩子,而是站在孩子的立場作遠程的思考:如何幫助他們真正能日後為自己負責的協助。很多時候我們把『寵』與『愛』劃上了等號,其實『寵』只是順著孩子、討好孩子、爭取短時間及表面的和諧氣氛,是不經思考的附會孩子;『愛』卻是發自深度的省思,協助孩子未來能茁壯、沉穩且獨立面對人生的悲歡離合。聖經對『愛』的定義頗為清晰,在我們管教孩子時可作為檢討的依據,它提到:「愛是堅忍、仁慈的,愛是不嫉妒、不自誇、不驕傲、不做鹵莽的事,不自私、不輕易發怒,不記住別人的過錯,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愛能包容一切、對一切有信心、對一切有盼望、能忍耐一切,愛是永恆的。」 

    至於『榜樣』,那就是在要求孩子之前,先行約束自己,從自身的體驗中瞭解孩子的感受。孩子從我們的身上,才真正學到人格的根基。每每想到這裡,我就不敢在自己的缺點和壞習慣上輕忽,即使短時間無法改善,但願意學習和改進的熱忱卻能感染孩子,讓他們面對自己的不足和缺失,有接納和不放棄的信心。 

放眼天下,大家都是當了父母,才學習作父母。管教的功課雖多,學習的道路雖漫長,但卻是人生的另一種體會,願意為孩子花心思學習的父母,往往也會有許多甜蜜和意外的收穫。為了孩子能成為身心健康又獨立自主的人,為了自己能在兒女成年後安心享受人生而無貽羞之慮,讓我們捨得管教、勇於管教,也持續學習管教。

(曾載於蒙特梭利雙月刊第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