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官 教 育 引 言

        蒙特梭利認為0-6歲的孩子正處於感官的敏感期,他們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以及身體的觸覺都很敏銳,這時如果施以感官教育,能夠幫助孩子把潛能充分發揮,奠定以後學習的基礎。因為任何學習都必須透過人的感官來進行,我們的感官愈敏銳,愈能吸收環境的訊息,加以分析、辨識、整理,最後做成判斷,成為我們與環境互動的基礎。

        蒙特梭利的感官教具,都經過科學的設計,強調單一的特性,例如顏色、大小、長短、輕重、形狀、味道、冷熱等等。以紅棍子為例,是一種學習分辨長短的教具,所有的棍子外表看起來都一樣,只有長短不一樣,讓兒童學習分辨長短。

        我們的身體包括頭腦感覺器官運動器官三種要素。感覺器官吸收環境訊息,送給大腦分析,最後再透過運動器官反應出來。我們的日常生活教具幫助運動器官更加熟練,而感官教具則幫助我們的感覺器官更加敏銳,二者相輔相成,奠定兒童學習的基礎。

三 階 段 教 學 法

        孩子在學習感官教具時,會碰到很多的新詞,例如長的、短的;紅色、藍色;長方形、圓形等,這些新詞要讓孩子記下來,有個訣竅,就是使用三階段教學法。分析孩子的學習記憶方式,從認識、分辨到記憶,共有三個不同的階段。不管是任何教具,都可以運用這種教學法,來教導孩子記住新詞。

        首先,第一個階段是關聯(Association),看到物品、聽到聲音,把二者產生關聯。

  1. 把兩樣(或三樣)物品從左至右擺在桌上。

  2. 指著左邊的物品說:「這是XX(例如正方形)。」指著右邊的物品說:「這是YY(例如圓形)。」再唸一次,並鼓勵孩子也唸出聲來。

  3. 把物品換位置,重複說:「這是YY。」「這是XX。」

        其次,第二個階段是認知(Recognition),聽到聲音、能夠辨認正確的物品。

  1. 把物品從左至右排列在桌上,重複命名工作說:「這是XX。」「這是YY。」然後問孩子:「YY是哪一個?」「XX是哪一個?」記得先問最後一個提到名字的,再問其他的。

  2. 玩一些遊戲,把物品打散,指著其中一個問:「這是XX,還是YY」或是藏起其中一個物品,問孩子:「XX不見了,還是YY不見了?

  3. 經常提供物品的發音,讓孩子去尋找正確的物品。

        最後,第三個階段是記憶(Recall),沒有任何幫助,看到物品,可以發出正確的聲音。

  1. 把物品排列在桌上,在預測孩子可能會答對的情況下,問孩子:「這是什麼?

  2. 如果我們預估錯誤,孩子尚未能記住物品名稱時,要優雅的回到第二階段,多次練習,下次有機會再進入第三階段。

        蒙特梭利特別強調第二個階段的重要性,因為大部分的家長,才教過孩子這是什麼之後,馬上就要考孩子,問他:「這是什麼?」完全忽略了第二個階段,沒有讓孩子聽聲音來分辨物品。孩子的大腦需要時間來消化、學習,因此第二階段的認知時期是非常重要的,千萬不可以跳過去,也不可以躁進的到第三階段。

 

依照年齡順序,詳列出感官教育項目

2歲半—3歲半

有柄的圓柱體;粉紅塔;棕色梯;  紅棍子色板一觸覺板;安靜遊戲

 

3歲半—4歲半

無柄的圓柱體;平面幾何圖形櫃立體幾何實體各種三角形的組合單項式正方體二項式正方體色板二襪子配對;觸覺牌布料盒;皮革盒;聽覺瓶;重量板配對

 

4歲半—6歲

三項式正方體色板三漸進式立體觸覺分類練習神秘袋音感鐘;音樂符號與音感鐘嗅覺瓶熱度板配對;熱度瓶配對味覺瓶配對